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知行学社在奉贤校区六科B210成功举办“传承非遗文化、弘扬中华精神”首届大学生社会实践汇报展示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邱杰、副院长周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孙瑛辉和马院多位青年教师出席本次活动并担任评委。马院青年教师、知行学社指导老师金莉黎主持。

本次活动聚焦“奉贤非遗文化传承”,以奉贤滚灯、毛氏风筝制扎技艺、新寺手狮、田山歌、蚌灯、板晒制盐技艺、上真道院中秋庙会、刻铜八大项目为实践主题,通过前期组织、实地调研、创新实践和深度思考,在全校120余支社会实践队伍中,遴选出22支队伍入围参评。秉持优中选优原则,经过对这22支队伍的微视频制作、PPT展示和社会实践报告综合考评,其中12支队伍脱颖而出,参加本次展示评比,角逐各个奖项。最终,王瑞芳团队、高子晗团队获得特等奖,王嘉璐团队、高玮阳团队、吴丹仪团队、范岚煜团队获得一等奖,祝语涵团队、高周杰团队、魏钰瑶团队、朱天怡团队、杨杰翔团队、钟叶馨团队获得二等奖,入围的其余十支队伍获得三等奖。

活动最后由邱杰总结。他提出,非遗传承既要“守正”保护根脉,也要“创新”拥抱未来。学院计划设立“非遗传承实践基金”,支持更多团队深入乡村、社区,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这场汇报不仅是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展示,也是教学改革的最新实践。
文:金莉黎/图:潘阳
编辑:牛亏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