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党建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堂 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落细
发布时间: 2022-12-07 浏览次数: 10

网址链接: 

https://dj.shjcdj.cn/djWeb/djweb/web/djweb/newestindex/newinfo.action?articleid=ff808081849fd7c70184a011d77b001b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育人主阵地的重要作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思政课堂的育人阵地。学院直属党支部通过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构建“点线面”教学法,充分挖掘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突破思政课堂的物理界限,整合与统筹区域化党建的资源和力量,推进大中小学立体化的思政课体系,不断夯实“红色文化育人”特色品牌,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育人实效。

  “三式”课堂,“学”出师德师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着力构建“三式”课堂即“链条式”“清单式”“多元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以“线上学、课堂讲、自主学”为学习方式,邀请知名专家开展理论讲座,以专题串讲方法全面系统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校领导带领学院全体教师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各教研室聚焦会议精神制定融入清单,设计教学活页、环节和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利用微信群、学习强国平台等形式搭建“多元”学习课堂,让“线上课堂”动起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以“读报告、学理论、悟思想”为学习主线,校领导带领党员教师逐字逐句、原原本本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学习原文锤炼党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党性修养,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水平,着力推动大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党史“赋能”,“活”动思政课堂

    学院直属党支部针对学生的专业结构特点,构画“点线面”教学法创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通过“点”上聚焦红色人物,让思政课更走“心”;“线”上融入红色经典,让思政课更走“深”;“面”上整合区域资源,让思政课更走“实”。通过“点线面”教学法构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价值之美。为了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赋能思政课堂的思想引领作用,学院与奉贤区南桥中学等开展主题党日等形式进行专题性党课学习,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构建集教学、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红色教育体系。同时,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组建“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通过“红色故事青年说”、红色人物“微课录”、红色地标“行走讲”等创新方法,用同龄人的视角打开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思路,让思政课“活”起来。

   “知行”融合,“走”进社会实践

    学院直属党支部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过程中,不仅发挥了理论课堂思想“聚力”,同时还注重发挥实践课堂的行为“引力”作用,着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为了进一步激活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社区课堂,学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特色实践,把二十大精神“讲”到企业,把党课搬到“生产一线”,通过社区实践让同学们感受到真切深刻到知行合一的魅力。学院还注重发挥大学生在实践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院大学生理论社团“知行学社”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育人价值,通过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品读、大学生讲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红色朗读亭、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把实践课堂设在红色里弄,融进志愿服务,走进社会生活,同学们在沉浸式课堂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鲜明主题和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