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
发布时间: 2014-01-09 浏览次数: 77

  为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UAS)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孙诚研究员牵头的课题组开展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共5万余字,从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深入研究了德国、瑞士、奥地利、英国、芬兰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兴起的过程及其快速发展的必然性,总结提炼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这一类型大学办学的特点。近日,课题组正式发布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UAS)国别研究报告》。 
  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报告在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历程基础上,得出了应用技术大学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的时代产物、尤其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一结论。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创建时间不一,但总体而言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城镇化率加快。20世纪70年代,欧洲几国的城镇化率均已经达到50%,其中德国已经达到了72.3%。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这势必要求人才培养结构随之发生变革。二是人均GDP水平快速提高。上世纪70年代,这几个国家的人均GDP都在2300美元至6500美元,北欧国家瑞士和荷兰人均GDP达到了4000美元,其中瑞士达到了6467美元,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仿。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几国的农业、工业比重持续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到1990年时,农业比重已下降到10%,到2008年以后下降到3%,服务业已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新型大学类型应运而生,适应了欧洲国家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报告运用丰富的数据进行了量化研究,深入研究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为欧洲各国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这些国家始终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瑞士、德国等实体经济发达的国家都保持了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这其中,欧洲各国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应用技术大学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报告分析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从学校设置上看,有新建和改造升格两种路径。如德国1970年建立应用技术大学,将其作为传统大学之外的、定位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1991年,芬兰合并了214所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组建了27所多科技术学院;1993年,奥地利通过《应用技术大学法案》,合并了职业院校,在9个省建立了以科学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大学;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原被视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19世纪时荷兰商务经济交流发展迅猛,兴建了多所商业学校,至1986年《高等职业教育法案》确立了它们与大学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如今,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占据了欧洲高等教育很大的一块市场,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从1993年到2012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从125所增加到214所,远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增长幅度。2013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注册在校生共82.8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2011年,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拥有42.3万名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数的63.4%。在教育内部,应用技术大学是与普通大学相并行、相补充的,它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一种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
  为我国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带来启发
  研究报告总结提炼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新型大学办学的特点,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的成功经验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报告总结了六条经验,认为可能会给我国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启发和借鉴:
  第一,办学定位于为区域经济服务。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目标明确,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一线管理人员、社会服务领域专业从业人员提供了重要来源。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当地应用技术大学都以工程制造、电子、汽车专业为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到这些企业实习,人才培养针对性十分明确。芬兰赫尔辛基都市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强化与工作生活的联系,社会福利和人体机能学院不仅开设了牙科技术、验光、职业治疗、理疗、足部医疗、假肢和矫形器等与人民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专业,而且还开设了老年人关爱、社会服务等适应老龄化社会需要的可授予学位的专业。瑞士应用技术大学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性研究、相关成果的转化和后期服务与技术支持,提供适用于市场的解决方案,并且其毕业生也大多就职于这些企业。
  第二,学制灵活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灵活的学制可以使不同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是应用技术大学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基本保障。荷兰应用技术大学提供的学习方式既有全日制也有非全日制。2011年,荷兰近42万名学习者中,81%的学生采取全日制的学习方式,15%采用非全日制,还有4%采用了两者兼顾的方式。在大学的前两年教育中,教学计划针对有职业经验和无职业经验两类人群进行有区别的设计,以弥补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缺陷,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有职业经验的学生,就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减少实践课的训练;对无职业经验的学生,就强化其技能训练。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从1996年开始提供适应在职人员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往往安排在工作之余,有些是晚上和周末,也有一些是采取远程教育的方式,它们约占应用技术大学课程的40%。
  第三,招生上注重学生来源多样化。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广纳生源,兼顾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学生,以及社会在职人员。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生源包括综合文理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学校毕业并补修完相关课程的学生;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对所有拥有普通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大学预备教育文凭及任何同等资格的学生开放,超过21岁的不具备所要求资格的学生可以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就读。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的生源包括高中毕业生、学徒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者只要提交书面文件,并经过书面审查或口试以及面试后,就有机会取得入学资格。
  第四,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常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并重的方式,其学制设置、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和毕业考核等方面都紧扣这一目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安排1至2个学期的实习学期,学生进入企业或其他工作单位参与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其课程设置含有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在传统的理论课之外,采用研讨班、项目研究、独立研究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常需在第三年完成实习或实践工作。芬兰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结构分为5个板块:基础学习、专业学习、选修课、实训和学位论文,其中基础学习约占教学时间的50%、专业学习占25%、选修课占6.25%、实习实训占12.5%、学位论文占6.25%。 
  第五,办学经费多来源于政府机构。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费包括政府拨款、学生学费、服务合同收入和公司支持。2010年,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为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23.86亿欧元,学生学费6.37亿欧元,合同收入4.28亿欧元。可以看出,政府拨款是应用技术大学最主要的经费来源(约占70%)。合同收入主要指和企业、个人或雇主签订的合同收入,如教学合同(MBA等公司教学合同、短期课程及终身学习等)、科研合同(为产业、非营利组织、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进行的研究)等;来源于公司支持主要指公司提供的实习岗位和场所。芬兰应用技术大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经费都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其中中央政府投入占主导,达57%;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和从事研发获得的收入。
  第六,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应用技术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社会各方共同设立研发项目,学生则通过参与项目来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芬兰应用技术大学研发创新活动建立了由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发展网络,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发项目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融合。德国很多企业为应用技术大学提供研究经费,提出生产实践和企业技术研发中的相关问题作为科研项目;而应用技术大学则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平台,帮助企业技术升级,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例如,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在一种新型火花塞的研发过程中与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合作,贝鲁公司为火花塞的研发提供了购买关键设备所需资金,同时向大学购买了该火花塞的专利。
  报告认为,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相比,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当前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等问题与当时欧洲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处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对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研究历时近一年,是国内首次对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2013年重点课题《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对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启示》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焦新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9日